返回

重生汉东赵瑞龙,开局放弃美食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4章 超前眼光!我高育良绝非浪得虚名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恋爱结婚、养娃养老、吃喝玩乐等等,又极大带动了其他行业繁荣,从而让很多人都跟着受益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我去米国考察学习,觉得米国之所以繁荣发达,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牢牢占据了高端制造业,既源源不断的吸纳优秀人才,又提供了旺盛消费,让经济充满活力!”

    说到这儿,高育良缓缓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教了那么多年的书,他还是想习惯于站着说话。

    往前走了两步,负手而立。

    目光深沉,表情严肃的看着赵瑞龙。

    “瑞龙,我曾是汉东大学的教授。”

    “我教书育人很多年,又从政这么多年,所以我特别清楚咱们龙国的国情。”

    “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教育,咱们的国民素质不断提升,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加。”

    “可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,咱们的经济水平虽然上了台阶,但产业结构依然问题很大。”

    “过去咱们为了发展经济,不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,承接西方发达国家转移的中低端产业,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取胜,说白了就是充当血汗工厂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咱们现在相比于西方,依然还有巨大的人口红利优势,但咱们不能一直当血汗工厂,因为咱们大学扩招,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,走出校门!”

    “如果咱们不尽快进军高端制造业,培育出一批高精尖的产业和优秀企业,就没办法让百上千万的优秀人才找到高薪工作,而他们为了生存,能咋办?”

    “难道咱们眼睁睁的,看着辛苦培养出来的优秀科技人才,因为国内找不到好工作而不得不移民国外,去为其他国家的繁荣富强做贡献吗?”

    “难道看着大家挤得头破血流的,一窝蜂考公务员考事业编,寒窗苦读二十余年,到头来费尽千辛万苦,结果就只是为了端上一个铁饭碗?”

    “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!随着城镇化的加速,越来越多农村人口涌入城市,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步入社会,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!”

    “咱们要是没有足够多的高端产业,可以吸纳优秀人才,那么优秀人才就会去和普通人抢饭碗,压力层层向下传导,可能将来进工厂都得托关系!”

    高育良这一番话,振聋发聩。

    作为穿越者的赵瑞龙,不由自主的为他鼓掌。

    因为他穿越前的那个世界,就真如高育良所说。

    每年大学毕业生都上千万,就业压力爆表。

    考公考编,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。

    上岸就如同走上了人生巅峰!

    许多人工作压力巨大,几乎全年无休的加班,早已成为了常态。

    恋爱结婚生孩子……已经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奢望。

    多少人活着都费劲了,有资本家却还说,这是福报!

    既然努力奋斗都没什么改变,那年轻人也不气了。

    该躺就躺,懒得卷了。

    结婚率生育率有多低,也不在意。

    能不能活到退休的那一天都不知道,还用得着担忧养老难?

    当越来越多年轻人都不卷了,消费自然就接连降级。

    谈恋爱的人都不多了,逛街购物看电影的人自然就少。

    实体店都接连倒闭,结果就是曾经人流如织的大商场,也不得不关停。

    所以……

    产业升级,势在必行,并且越早越好。

    必须要抢占高端产业,把向下卷改为向上卷、向外卷。

    而在这2001年的龙国。

    还没加入世贸,吃到最大一波经济红利,高育良就能有如此远见。

    赵瑞龙当然由衷的为他鼓掌。

    “高老师,你说得太好了!”

    “未雨绸缪、高瞻远瞩,真不愧咱们汉大最优秀的政法教授!”

    高育良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“瑞龙,你这是真心夸赞我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!”

    赵瑞龙起身说道:“你的想法和我们父子俩不谋而合!”

    “咱们为什么要千方百计,在汉东搞高质量经济发展试点?”

    “他为什么愿意赌上政治前途,我赌上身家性命,也要大力发展各种高端产业?”

    “就是想早点产业升级,早点结构转型,而不是等到将来别人卡脖子了,就业难了,才想起应该早做努力!”

    “那些说造不如买的人,就应该送到工厂里踩缝纫机,让他们感受卖几亿件衬衫才能买得起一架飞机的辛酸!”

    高育良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“是啊!凭什么他们米国人可以研制生产飞机,轻轻松松赚大钱,我们龙国人却只能造低端工业产品,赚点血汗钱?”

    “咱们龙国人不仅吃苦耐劳,还聪慧善良,咱们五千多年的历史里,大部分时间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,凭什么如今不能成为高科技强国?”

    “所以要我说,大飞机,咱们无论如何也要研制,高速铁

第124章 超前眼光!我高育良绝非浪得虚名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